教育的心理起源论及其弊端是什么?
教育的心理起源论及其弊端是什么?
教育的心理起源论,心理学术语,认为教育产生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而这种无意识的模仿不是习得性的,而是遗传性的。
心理起源论的弊端是:
1、把教育全部归于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模仿行为
2、夸大了模仿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 用
3、忽视了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这一本质规定,从根本上抹杀了教育的有意识性
4、从根本上否认了人的社会性,把人类社会有意识地提升人格的活动等同于动物的无意识模仿
本义教育起源论有四种代表性观点:
1)生物起源论:认为教育是物种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人类和动物共有的本能行为。
2)心理起源论:教育最初起源于原始人类的那种具有教育意味的无意识模仿。
3)劳动起源论:劳动创造了人类和社会:劳动过程的复杂性要求通过教育把人类积累的经验传授给下一代,考古学和人类学研究证明:人类原始时代教育活动已经存在了,教育是一种永恒的社会现象。
4)社会实践起源论;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人的社会实践或社会实际生活需要。
(二)科学教育起源论:学校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初期的”男女儿童、少年和老人群”的共同活动。
(三)民族文化起源论:教育就是起源于民族文化的。
总之,心理起源论把教育的发生归因于人的心理原因,不妥当,劳动起源论和社会实践起源论这两种观点实质并没有根本的分歧。给予肯定的:学校教育和民族文化起源论只是把它们作为研究教育起源问题的存案即可。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安卓视频MD工具箱v6.7.2会员版
- Kola
- 米来影视 v1.2.1.9去广告清爽版
- Wise Care 365 v6.3.2.610特别版
- 抖音短视频制作教程 抖音短视频制作与剪辑
- 新人小白怎么运营抖音号 抖音运营小白可以做吗
- 抖音视频怎么保存 抖音视频怎么保存到本地
- 怎么制作原创短视频,有哪些技巧步骤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中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